陕西水电:实干作答“上半场” 五维聚力正当时
上半年,陕西水电在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,深耕清洁能源赛道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 “期中答卷”:发电量同比增长 7.59%,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.99%,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0.27 亿元,同比提升 176.9%,占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比重达 67.2%,工业总产值 5.66 亿元,同比增长 4.39%,生产经营呈现稳中有进、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。

装机规模跨越提升,发展根基不断夯实
聚焦“4·30”“5·31”关键节点, 陕西水电建立“领导包抓+业务蹲点+骨干抽调”与“项目建设军令状”考核“3+1”管理机制,将工期、安全、造价与奖惩刚性联动,确保重点项目按期投产。上半年,公司系统投产容量增加126万千瓦,总投产装机突破300万千瓦,较2024年末增长超70%,投运装机占304am永利集团集团发电总装机比重由“十三五”末的12.47%增至21.25%。项目建设多点开花,建成新疆百万风光基地,在疆新能源投产装机突破110万千瓦;延安等地7个总装机4.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全容量并网;澄城、商洛、汉滨、宁强、西藏项目扎实推进。目前,在建、投产及储备清洁能源总装机规模达782万千瓦,为后续发展积蓄强大势能。佛坪抽蓄项目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复绿工程,进厂交通洞全线精准贯通,地下厂房I层顶拱开挖施工高标准完成,下水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,光面爆破技术指标行业领先,单位千瓦造价西北区域最低,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金奖。
提质增效成效显著,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
面对弃风弃光率上升、电价下行及60年一遇的干旱等多重考验,多措并举,提质增效,推进设计源头降本、科技创新降本、管理提效降本、政策红利降本、过程管控降本等机制,做实落细工程建设造价管控、运维管理水平提升、设备性能优化、技术改造、电力市场化交易、纳补纳规等12项举措,每月开展生产指标外部对标,实施生产经营月度考核与电力并网运行及辅助服务考核,全面提升新能源场站运营管理水平。上半年,市场化交易电量同比增加7.35%,其中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加26.76%,交易绿证12万张,绿色能源价值进一步凸显。5家新能源场站获陕西电力交易中心2024年度市场主体AAA级信用等级,年初9家亏损企业中7家已扭亏为盈,企业经营活力与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。

安全合规筑牢防线,发展屏障更加坚固
以“安全+合规”为发展筑牢屏障,制度机制刚性约束,强化风险防控。修订安全奖惩规定,聚焦“三违”隐患实施靶向整治,建立“两票”管理体系,以标准化作业流程规范现场操作。针对重大项目推行“安全环保+文明施工”双维度蹲点督导,完成两轮全领域覆盖检查,实现风险早发现、早处置。深化合规体系建设,构建“一册一方案三清单”合规管理体系,对10家区域公司开展“全流程穿透式”合规体检,实施年度内控、风险与合规管理考核,重点关注薄弱环节,倒逼管理升级。聚焦法人治理、资金管理等5大专项领域,开展四项行动,创新实施“四张清单”管理机制,推动合规检查从“查问题”向“促提升”深化,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创新引领驱动发展,技术赋能成效凸显

佛坪抽水蓄能电站应用智能碾压、智能机电和智能灌浆等创新技术,大幅提升施工精度、质量和管理水平;新疆百万基地采用“主吊+辅吊协同翻转”工艺,单次吊装耗时压缩至8小时;建成陕北新能源管理中心,承担陕北区域850MW光伏、风电项目远程集中监控;关中光伏项目引入工业无人机作业,组件吊装效率提升三倍,330千伏五泉变能源汇集站实现百公里外设备24小时动态监测,运维效率提升70%;商州区山地光伏项目应用“柔性支架”技术,同一地块装机容量实现三倍跃升。304am永利集团喀什麦盖提50万千瓦项目采用“光伏+治沙”模式,实现板上发电、板下固沙。生产报告管理平台私有化部署DeepSeek-R1大模型,赋能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管理,生产数智化管控、合同全过程管理系统获国家级软件著作权证书,一项创新成果获省企业“三新三小”创新竞赛二等奖。
文化铸魂凝聚合力 党建赋能谱写新篇
以党建为擎,以文化为魂,深入挖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、企业精神等文化内涵,打造“以义取利 以实求华”企业文化理念体系,提出“一领航、七融创”实践路径,将企业文化转化为发展动能。实施“123456”党建工作法,启动党建“六大工程”,实施“3+N”管控体系,创新“区域公司+数字平台+智慧场站”数智运维;践行“人本立安、本质强安”理念,构建“1365+N”安全文化机制;推进合规、风险、内控和法务“四位一体”“大风控”监督格局,实施“454”项目全生命周期合规管理;实施职工文化建设“1548”体系,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、师带徒、技能比武、“职工之家”建设等活动,常态化开展企业文化大讲堂,不断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,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。